在綜藝《婆婆媽媽》中,伊能靜和婆婆的相處頻繁登上熱搜。從她們的日常互動來看,這對婆媳既像母女又像閨蜜,關係好到讓人羡慕。
節目中,婆婆剛進家門,兩人就開始嘮嗑,根本不愁沒話題。聊天過程中秦昊完全沒有插嘴的機會,只能默默做個聽眾。
秦媽媽的表現不僅得體而且超級隨和,無論媳婦提出什麼要求,她都無條件支持。
伊能靜提出佈置房間,無論搬沙發、電視、還是換臥室的健身器材,她都舉雙手贊成;並吩咐兒子麻利配合。
交談中伊能靜說起參加《乘風破浪的姐姐》錄製,她練舞練到膝蓋受傷。此時秦昊脫口而出:那就不要去了,反正米粒很想你,大不了賠償一點違約金。
而婆婆的回應讓人聽著真的很舒服,她說:受點傷不要緊,只要小靜開心就好。就像我那時的腿,跳得腿骨頭渣都掉下來了,依然很高興。
相比秦昊的寵愛,婆婆的理解才是她最想聽到的答案。
聽完伊能靜和婆婆的對話,楊孜感慨良好的溝通在婆媳關係中的重要性。
現實生活中,很多婆媳衝突大多因為不會好好說話導致。婆婆習慣用權威身份對待媳婦,而媳婦則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加劇矛盾。
其實聰明的婆婆知道放下立場照顧媳婦的感受;她會用過往經歷激勵對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從她們的言語中能夠感受的理解和支持,這樣可以迅速拉近兩人的距離;讓關係變得融洽,也讓家庭變得和睦。
那些能把話說得漂亮的女人,才是高情商的表現。
02
在《紅樓夢》中,除了林黛玉,我最喜歡的就是王熙鳳。
鳳姐的左右逢源離不開她出色的口才。對上她知道如何討賈母、王夫人歡心,對平輩就是和藹可親,刻意拉攏;跟下人打交道她會恩威並施,讓對方念及她的好。
當劉姥姥進賈府借錢時,她並沒有身份懸殊擺架子。而是主動拉近關係,她說:我年輕不大認得,可也不知是什麼輩數,不敢稱呼。
「親戚們不大走動,都疏遠了。知道的呢,說你們棄厭我們,不肯常來,不知道的那起小人,還只當我們眼裡沒人似的。
外頭看著賈府雖是烈烈轟轟,殊不知大有大的艱難去處。今兒你既老遠的來了,又是頭一次見我張口,怎好叫你空回去呢。
可巧昨兒太太給我的丫頭們做衣裳的二十兩銀子,我還沒動呢,你若不嫌少,就暫且先拿了去罷。
這番話堪稱教科書,既保留了窮人的尊嚴,也讓劉姥姥對她的恩惠感激涕零。
對一個上門借錢的鄉里太太而言,她根本想不到主事的鳳姐會接近她,還會歡聲笑語跟她聊家常。
她感激鳳姐的慷慨,以至於在賈府敗落之後,劉姥姥念當年的恩情,不遠千里去營救巧姐。
懂得溝通的人會把話說到別人的心坎上,她們知道如何保護別人的自尊,讓人感受到如沐春風的溫暖。
真正厲害的女人,都是贏在嘴巴上。她們用言語讓人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視,滿足人們渴望被看見的需求。
03
我有一個朋友,她老公想辭去事業單位的工作自主創業。
聽到老公的想法,她極力反對:「你太不瞭解自己的能力了,創業怎麼可能像你想得那麼容易,我勸你還是別做白日夢了。」
兩人因此發生激烈爭執,最後老公不聽她的建議,執意辭職。
後期由於受疫情影響新開的公司被迫關閉,每天回家看到老公她總會抱怨對方沒本事。
如今受不了她的冷嘲熱諷,老公從家中搬了出去,不接電話不回微信。
至此,她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,反倒把所有問題推給老公,認為婚姻出現問題,都是老公不固執導致。
美國心理學家馬歇爾·盧森堡博士說:當語言傾向於忽視人的感受和需要,以致彼此的疏遠和傷害時,這種溝通方式會讓人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。
好友反對老公創業,更多是對未來的擔憂;但她語氣中透露出的卻是指責和蔑視。即便是好心,老公怎麼可能安心接受呢?
劉墉曾在《你不可不知的人性》一書中講了一個故事:有個將被提拔的公司職員,獲得一個接近總裁夫婦的機會。
為拍總裁的馬屁,他特地派妻子青玉熱情接待總裁夫人,做好公關工作。
青玉鞍前馬後為總裁夫人效勞,特地租了高級汽車帶她出行、陪她做頭髮、打網球。
有一次,她們去百貨商店買護膚品,總裁夫人看著鏡子裡的自己說:「人老了,塗這些還有什麼意義;你看我臉上有很多黑斑,眼袋也越來越大。
而青玉則附和:越老越要保養,而且你的黑斑不算多,我媽媽的比你多多了。眼袋怕什麼,做個美容手術一下子就沒有了……
故事的結尾,總裁夫人從中作梗攪黃了青玉老公升職的事情。
為什麼會這樣,因為青玉的話徹底得罪了總裁夫人。難道她不知道自己要好好保養、也不知道做個美容手術眼袋就沒了嗎?
但她最不願面對自己衰老的現實,而青玉則赤裸裸將事實呈現在她面前。
試問實話實說有錯嗎?
當然沒有!
但你有沒有考慮過對方能否接受你的實話?
如果你的實話讓對方必須面對難以接受的現實,這樣的實話說出來有意義嗎?
在成年人的世界裡,衡量一段關係的標準,就看彼此接觸中是否舒服。
如果我們在開口前考慮好對方的感受,用對方喜歡的方式來表達,兩人的關係肯定會越來越好。
反之,語言暴力只會加大彼此的距離,最終讓兩人形同路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