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» 「易致災梅雨季」來了!專家稱2波鋒面接力「大雨掃全台灣」,降雨時間曝光「慎防劇烈天氣」民眾:終於等到梅雨季!

「易致災梅雨季」來了!專家稱2波鋒面接力「大雨掃全台灣」,降雨時間曝光「慎防劇烈天氣」民眾:終於等到梅雨季!
2021/05/02
2021/05/02

近期除了北台灣以外,很多地區都因為遲遲等不到降雨,或是水庫庫存太低,加上降雨區不在集水區,都出現乾旱的狀況,台中也開始限水政策,希望可以度過這次難關,先前雖然有幾天降雨,不過離完全解除旱災還有一段差距,如今氣象局觀測,除了即將進入梅雨季,接下來會有2波鋒面進入,專家也透露:「伴隨劇烈天氣!」要民眾一定要做好準備。

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,5月上旬有兩波「移動性鋒面」,分別在週三及週六、周日通過,結構並不強,但配合不穩定的大氣,仍有對流被激發的條件,尤其在午後,需密切觀察。

▲5、6月是台灣的梅雨季。(圖/資料照/記者李毓康攝)

中央氣象局指出,今天(2日)台灣附近環境為偏東風,迎風面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,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,午後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,應注意今晚至週一東半部地區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。

氣象局說,氣溫方面,各地清晨稍涼,低溫約20至22度,白天西半部高溫可達30度至33度,東半部約28、29度,中午前後紫外線指數偏高,戶外活動請注意防曬,多補充水分。

▲▼今雨區預報圖。(圖/氣象局)

氣象局預報,週一、週二大氣環境轉東南至偏南風,宜花東地區有局部短暫雨,其他地區為多雲時晴,午後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,週一東半部地區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,各地氣溫舒適微熱。

氣象局提醒,週三鋒面影響,北部、東半部地區及中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,其他地區為多雲,此波鋒面為移動性,因此影響時間不長,週三起北部及東北部氣溫微幅下降。

氣象局表示,週四至週六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,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,午後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;下周日鋒面位於台灣北部海面,北部及東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,其他地區多雲到晴,午後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。

▲▼氣象局提醒,週三鋒面影響,北部、東半部地區及中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。(圖/氣象局)

吳德榮在「三立準氣象• 老大洩天機」專欄提到,氣象局定義5、6月為台灣的梅雨季,期間影響的主要天氣系統包括午後對流、移動性鋒面、滯留鋒、西南氣流⋯等,視當時大氣的不穩定度,常激發出不同的中、小尺度對流系統,伴隨劇烈天氣(雷擊、強風、冰雹、龍捲風、短時強降水⋯),皆有致災的可能;若僅著眼於滯留鋒的影響,則難免掛一漏萬,但期間也並非每天皆降雨,暖熱如夏的天氣也會在其中出現。

吳德榮說,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,上旬即有兩波移動性鋒面,分別在週三及週六、周日通過,結構並不強,但配合不穩定的大氣,仍有對流被激發的條件,尤其在午後,需密切觀察。吳德榮進一步分析,今各地為晴朗穩定,白天熱如夏、紫外線強、早晚偏涼的天氣;週一、週二各地為多雲時晴,白天熱如夏、早晚涼,東南風帶來的水氣逐漸增多,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,西半部山區午後有局部短暫陣雨的機率。吳德榮提醒,週三梅雨季首波移動性鋒面通過,配合午後的激發機制,中部以北及東半部有局部陣雨或雷雨,局部地區有較大雨勢,南部地區亦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;週四、週五鋒面遠離,天氣好轉為多雲時晴,大氣仍不穩定,山區午後有局部陣雨的機率;週六、周日梅雨季第二波移動性鋒面接近並通過,配合不穩定的大氣,易有對流被激發,為末期的模擬,模式調整中,應持續觀察。
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